您的当前位置:痔疮 > 痔疮症状 > 医问医答丨蹲便or坐便,哪种对身体更
医问医答丨蹲便or坐便,哪种对身体更
医问医答·第六期
生活中,总有一些健康话题让你困惑: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怀孕能不能养宠物?早上洗澡和晚上洗澡哪个好......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不如听听医生怎么说。
《生命时报》推出“医问医答”视频栏目,邀请各领域权威专家,解答你的健康疑问。
排便是一件大事。
它能否顺利完成,不仅影响全身代谢废物的排出,更决定了肛肠的健康。
本期,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主任医师林国乐为你讲解如厕的最佳姿势。
戳视频观看↓
如厕有个最佳姿势
从生理学上来说,肛肠角越大,直肠越直,排便就越顺畅。
因此,从姿势上来说,蹲便比坐便对身体更友好。
在马桶普及、蹲便变少的现在,学会下面两招,让坐便也能拥有同等的“顺畅感”。
坐马桶时,脚下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没有小板凳时,双肘抵在双膝,双手撑住下巴并微微用力托起,能起到刺激大肠蠕动的效果。
一套科学排便计划
1
固定时间
研究认为,如果粪便不是太松软或是太坚硬,人们从每天排便3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排便有规律并不意味着每天都应该排便,而是自始至终保持稳定一致的习惯。
只有在排便频率发生突然变化时,才应引起注意。
2
缩短时长
蹲坐时间太长,会给下肢血管带来压力,引起痔疮。
每次上厕所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内,如果超过5分钟仍无便意,应停止排便。
已有痔疮的病人,排便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
3
控制力度
排便太用力,易使腹部压力增高,血压骤升,可能诱发脑溢血、心梗,而这两者都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元凶。
4
注意专心
在厕所玩手机、看报,会分散注意力,让便意更加不明显,不利于排便。
此外,在厕所使用手机或书报会增加人们受到粪便细菌污染的可能。
5
坚持运动
排便后,有意识地做3~5次肛门收缩,能增强括约肌功能,消除疲劳。
两招让“菊花”更舒服
排便后是“菊花”养护的关键时刻,有助预防便秘和痔疮。
按摩肛门
便后按摩肛门,可改善周围局部血液循环。
每次大便后隔着材质较好的纸巾,在肛门部位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10~20次。
温水坐浴
既可以洗净肛门皮肤褶皱内的污物,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保持肛门的清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本期编辑丨视频摄制:罗榕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