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痔疮 > 痔疮症状 > 突然从清汤变重口老男人好有魅力啊嗷嗷的

突然从清汤变重口老男人好有魅力啊嗷嗷的



听说,最近观众口味忽然就变了。

一群人被三位加起来一百五十多岁的老男人,迷得死去活来。

就连我的同事也每天都在嗷嗷叫:老男人好有魅力!

究竟是啥样的老男人让观众舍弃小鲜肉,开始疯狂爱大叔?

是这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三位,

也是娱乐圈的顶级男团和不可多得的宝藏演员们——

《三叉戟》

这部剧口碑好。豆瓣评分8.3,今年国剧第一口碑剧。

专业性强。电视剧改编自吕铮的同名小说。而作家吕铮在公安题材这一块就没怕过谁。

北京警察,曾任公安部猎狐缉捕队成员。前段时间热播的《猎狐》也是根据他的作品改编。

演技强。主演个个实力派,陈建斌、董勇、郝平、胡可、赵子琪……

这群演员聚在一起,就让观众觉得心里头踏实。

剧情呢,主要是围绕三位即将退休的老警察,又重新上一线的故事。

实话讲,一群老将究竟有啥好看的?

这是剧集播出之前大家的疑惑,播出以后就觉得:老警察的故事可太好看了。

01

老?

直接说了,这就是一群老将。

还是看起来即将就要被时代淘汰的老将。

大背头,本名崔铁军(陈建斌饰),每天在后勤部负责维修。

大棍子,本名徐国柱(董勇饰),在派出所做巡警。

大喷子,本名潘江海(郝平饰)在警局天天泡病假,就等着退休了。

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三叉戟”的现状。

要不是好友老夏(侯岩松饰)突然遇害,这三位就在警局等退休了。

可现在哥仨立誓必须要帮助老夏找出凶手。

退居二线这么久,还能行么?看起来似乎不大行呢。

后辈有点点质疑……

大背头一出场执行任务,钱包被人偷了还不知道。

自己看起来也挺悬乎。

执行任务带着保温杯,

电脑也整不太明白,

就连出山也自嘲是在做梦。

是在做梦么?

年龄不是关键,实力见真章。

三叉戟每个人擅长一个方向。

大背头擅长推理、侦查,大棍子擅长追逃、抓捕,大喷子擅长预审。

一场巨大的洗钱案,涉案金额上亿。经过侦查,地下赌场的老板魏猛终于露出尾巴。

为了抓住确凿的证据,大背头决定亲自一探究竟。

警局部署得当,但老魏这号人都是人精,做事都留了非常狠的后手。

想要进场可以,得按我的规矩。先去荒郊野岭集合,坐我的车过去。

车一路开进停车场,立马信号屏蔽,进场还要交手机,还得过安检。

对大背头来说,大危机。

耳朵里的耳机一下就可以暴露他的身份,还有身上的微型摄像头。

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去丢。

上去以后,第二重危机又来了。

通讯工具都丢了,怎么和外面的同事联系?

分头行动。在赌场中找茬,给楚冬阳机会,潜进监控室给同事打电话。

没想到,电话根本没插线,楚冬阳暴露。

第三重危机,大背头想都没想一脚上去,责怪他废物,钱都没带够。

送走楚冬阳,大背头继续潜伏在赌场,只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再次找茬,趁机掀开了紧闭的窗帘,让楼下的同事锁定了自己的位置。

有惊但无险,抓捕行动圆满结束。

到了大棍子和大喷子的环节,算是真的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配合默契。

同样是洗钱案,抓住了一个银行副行长。

可以确定他贪污受贿,但没有证据。

提审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如果二十四小时内找不到证据就只能放人。放人后面临的后果,就是犯人远逃海外。

还有8小时,大喷子临危受命。

没有太多线索,大喷子只能盲聊,只是盲聊也是有线索的。

先从日常生活开始,看似简单的对话,步步埋雷。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在聊到副行长的妈妈时,尽管他还能强装淡定,可手上微不可见的动作出卖了他。

大喷子立马锁定了妈妈将会是副行长的一个突破口,大棍子得到消息一路狂飙赶到了副行长老家。

大棍子在副行长老家院里,发现了一个突兀的猪圈。

最终在里面翻出来上百万的钱。实锤线索,在最后十五分钟的时间里,让副行长全部撂了。

看起来每一个案子都破的惊心动魄?

有时候也是充满笑点。

警局打黄扫非项目组求助大背头帮忙调查洗浴中心违法犯罪的行为。

问题不大,去澡堂子里泡个澡呗。

泡澡回来,大背头得到有效信息是:想要全面服务,得办会员卡,卡费两万。

项目组的同事一合计,办就办吧,毕竟都是为了案子。

大背头进去是被全面服务,但是正经的那种。

大背头:当时的情况就挺突然的……

抓捕快递公司帮忙贩毒时,有一个桥段惊险刺激又好笑。

他们的徒弟小吕潜伏进了快递公司,复制毒贩们的交易记录。

交给大背头大棍子的任务是在车里瞅着监控,注意情况。

结果,两个老头电脑鼓捣不明白,一时蓝屏,毒贩进去了也没能及时发现。

自己的徒弟,不能坑啊!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埋啊!

大棍子假装醉汉,在门口撒泼,把毒贩吸引了出来。

不过,大棍子最后这句台词倒是让人看出他……还挺不服输的。

叔最喜欢《三叉戟》的地方,就是它喜欢用细节讲述。

比起其他公安剧中,用旁白讲述罪犯心理。

它更擅长细节。

说这哥仨老了,就用保温杯,老花镜,跑起步来气喘吁吁来等细节展示。

说他们厉害。

不搞虚的,就是案子上见。

每个案子上没有金手指,铺网、收网,一步步推理,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真实。

用细节展示的实力,永远比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能力更能让人信服。

然而,这部剧让人欲罢不能的不仅仅是三位的办案能力。

02

生活

何谓生活?

换句话说就是现实。

用事实展示,警察很值得尊敬的职业,但警察也是普通人。

每个人物都是立体存在的。

大背头。

专业能力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但对家庭真亏欠太多。

家里家外全靠老婆一人操持,就连老婆生孩子时,他都是在外面抓坏人。

警察做了几十年,身上的职业病一时半会根本改不了。

儿子在外面背着他做了别的事情,询问起来完全是审犯人的口吻。

一心想要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想要证明自己特别开明,特别包容。

可知道儿子是女装大佬,第一个炸毛的就是他。

不承认自己老了,不屈服于代沟,但现实非常残酷。

大棍子。

从年轻时候就是火爆脾气,老了成为不苟言笑的严肃老人。

这是人设上的统一。

还是和年轻时候一样,有一股梗劲。

小徒弟给他买了汉堡,常年爱好吃面的大棍子咋能吃的惯。

边吃边嫌弃,挑食的样子根本就是老小孩。

不得不说,棍子的人设从来没塌过。

爱吃面,他吃饭基本不是炸酱面就是打卤面,出门在外还得来碗拉面。

有痔疮不能吃辣,出门吃火锅要的是鸳鸯锅。

你瞧大棍子夹的只有清汤里的肉。

大喷子,预审专家,世界上就没有他唠不了的磕。

电视台来拍摄警局宣传片,他硬生生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做成了三叉戟宣传片。

他享受自己做出成绩,也享受被人认可和崇拜的感觉。

他也曾在挣更多钱和圆满梦想之间反复挣扎。

呱嗒楚冬阳,市局来的政委。一个非常循规蹈矩的人,有事没事开个小会。

强调纪律。在庆功宴上,不让大家喝酒。

好好开心的场合就被扫兴了?

这是身为警察的纪律,没有报备就是不能喝酒。

一板一眼的样子,与遇事雷厉风行的三叉戟完全相冲。

他讨人厌吗?

可在执行任务时,大背头需要十万块钱,一时间财务审批又下不来,楚冬阳二话不说直接就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做事太有自己的原则,可能细节上不太可爱,但永远有一颗身为警察赤诚的心。

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就是在这些小缺点的衬托下显得尤其真实。

这样的真实,不仅仅是在正面主角身上。

混混董虎,职业收债人。

如果用非黑即白来划分,他属于灰色。

做着讨债的行当,但从来不触碰法律。

怎么讲他的正直?

一笔账,遇上了难缠的债主,董虎被逼无奈准备用一些手段吓唬一下,命令手下的小弟去找一把“枪”。

枪,小弟是找来了。

可,瞅瞅这都是啥玩意儿啊!

滋水枪

玩具枪

倒是有一把挺像手枪那玩意儿的,结果一摁就开始语音播报……

用这玩意儿去要债,闹呢?

笑完后发现董虎是仗义啊。常年在黑白中游走,如果想要枪,手下的人必然有门道搞到,结果手下人找来的全部假的。

他不做犯法的事,手下的爪牙也收起了爪子。

这就是《三叉戟》最绝的地方,人物刻画永远四两拨千斤的让人立马感受到情况。

感情戏更是如此。

剧中为数不多的一对爱情戏。

董虎的手下彪子和女儿小雪的感情,升华也是在一个细节。

彪子带着小雪出去玩了一天,两个人还是保持着友好距离。

彪子让小雪搂住自己的腰,小雪还在犹豫。

他停下车解开了自己的腰带,让小雪拉住。

这里有小年轻的干脆,和年轻人之间的小浪漫,也存在着隐隐的禁忌感。

他们两个之间因为身份的原因,注定前路艰难。

小雪和彪子之间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桥段,是非常有警示意味的。

后来,彪子生病,小雪从董虎家里离开。两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交不起医药费,在别人的劝说下,小雪选择了网贷。

就是那种说起来诱惑力很大,但充满人血的网贷。

单纯的小雪信了,在网上借了一万块钱,没几天就利滚利就变成了五万。

小雪想要反驳,但已经身不由己。

自己的照片在网贷公司的人手中,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她们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能抵押的只有自己。

傻么?

是真傻,但这样的傻姑娘在生活是存在的。

网贷不能碰,这是一个被别人包装过的巨大陷阱。

人心也是真的可怕。

夏静怡,老夏唯一的女儿。

国外读书回来,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老总瞧上了她众筹的项目,提议要把这个项目落地,还让她做项目负责人。

开了公司,配了豪车,还有单身公寓。

项目属于她,代言人是她,但主要业务从来不经她的手。

美名其曰是公司管理分工不同。

事实呢?

事实是这群做非法勾当的人想利用这个公司赚取更多的钱,夏静怡只是他们的挡箭牌。

单纯无辜的走向社会,碰上了被社会历练过且别有用心的人,可怕么?

最可怕的是自己的贪心。

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一个社会小白凭什么觉得自己有被这么青睐的能力?

就这些细节与真实,让它成为了一部精品公安剧。

也是一部用细节塑造的真实生活剧。

无论是从剧情转折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是真实又贴脸的。

想想剧中老哥仨刚刚出山时,得到后辈的质疑:他,能行么?

这种质疑,在戏外也存在。

三位没有流量的中年实力派,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来说:这谁呀?红吗?

能行么?红么?

他们没有直接的回答,而是用行动证明了一切。

质疑留给每一个提出质疑的人,他们带着实力一路前行。

这就是“三叉戟”的实力。

这也是《三叉戟》的底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fhz.com/zczz/12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