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痔疮 > 预防治疗 > 病例分享常被误认为是ldquo痔疮

病例分享常被误认为是ldquo痔疮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http://www.xftobacco.com/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男性一般发病发病于20~40岁,女性发病于50~70岁,国内发病率0.4%~2.1%。由于也有脱垂、出血的症状,很多直肠脱垂患者误认为自己患的是痔疮,不需要处理,而耽误了治疗。

患者李某,男,63岁,10余年前曾行腰部手术,术后出现排便后肛门肿物脱出,约2cm,须用手回纳,随后脱垂症状逐渐加重,现脱垂长度可达约30cm。一直自认为是“痔疮”,未予重视治疗。随后逐渐觉症状严重,遂医院肛肠科就诊。

首先来了解一下他入院时的一些基本情况:

症状

1

大便困难

大便2-3日/次,每次都须使肛门肿物脱出后才能排便,时常要用手进入肛门抠出大便,才能顺利排出部分粪便。

2

肛门肿物脱垂

每次排便后肛门肿物脱出,脱垂长度可达约30cm,脱出后需要非常用力推回去,现在单纯用手已经难以回纳,需要采取蹲位,一边用手托住,一边用力往下压,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来帮助回纳。

3

小便困难

大约每1小时需要排尿一次,每次尿量很少,排完后还会感觉明显尿意。如想排尽,则须采取蹲位,将肛门肿物用力排出后才能顺利排空小便。

4

便血

每次大便后回纳过程中总会有大量鲜红血流出。要完全把肿物推回去后才会停止出血。

5

肛门潮湿

经常性觉得肛门周围潮湿、瘙痒,经常需要更换内裤。

6

会阴区感觉减退

肛门、阴囊、阴茎及周围的皮肤对痛觉、触觉都不太敏感。

专科检查

嘱患者下蹲用力排出肿物时可见:

腰椎MRI

诊断

III度直肠脱垂(不排除神经源性引起的直肠脱垂),直肠息肉,便秘,尿失禁

分析

医院肛肠科范小华主任在详细查看病人及相关检查资料后,指出:目前直肠脱垂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经腹手术和经肛门手术。经腹手术优点是手术彻底,复发率低,但创伤大、恢复慢。二是经肛门手术,能避免了开腹造成的创伤,但手术成功率不确切。

李叔的直肠脱垂出现在腰部手术后,且伴有排便困难,小便失禁,且肛门松弛,会阴区感觉减退,考虑神经源性直肠脱垂可能性大。如采用经腹手术,创伤大,手术过后有可能因为用力排便后再次出现直肠脱垂症状。考虑到患者患者经济条件较差,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病人实际痛楚为目的”的原则。决定经肛门进行创伤最小、操作最简单、价格最便宜的肛门紧缩术来改善直肠脱垂症状。在治疗直肠脱垂的基础上,通过中药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来改善便秘及尿失禁,让患者无后顾之忧。

治疗

1

中药治疗便秘

中药以大量行气药为主,如柴胡、枳壳、桔梗等以行气通便,兼以健脾补虚,如白术、五指毛桃等。患者服用中药一周后,基本可每日一次大便,质软,不需要用手协助排便。

2

手术治疗直肠息肉和直肠脱垂

直肠息肉:电凝切除术+结扎术

直肠脱垂:肛门紧缩术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手术过程约30分钟,术后患者即可落地行走回病房。术后第2天排便后无直肠脱垂

排便后肛门情况:无直肠脱垂,仅见肛门前后2个约1cm切口

3

针灸治疗尿失禁

患者术后第三天请针灸科会诊,针刺取太溪穴行泻法,京骨穴行补法,束骨穴、委中穴、次髎穴、肾腧穴平补平泻,患者经治疗3次后尿失禁症状改善,继续针刺1月余,尿失禁基本控制。

随诊情况

现距离李叔第一次就诊已经过去2个多月了,每次回来复诊都是满面春风:困扰了10多年的几大问题,1个月的时间就都给他解决了。

现每日排大便1次,排便时间约7分钟,大便后无直肠脱垂,小便基本可以控制,每次都可排尽,夜间可以正常入睡。

编辑:黄少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fhz.com/yfzl/1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