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痔疮 > 诱发病因 > 痔疮和肠癌傻傻分不清楚
痔疮和肠癌傻傻分不清楚
北京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医院订阅哦!
一说到肠癌,很多朋友会闻之色变,事实也是如此,我国作为结直肠癌的重灾区,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抗癌形势。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容易被误诊的结直肠癌。
超过90%的结直肠癌患者,首次出现的症状是便血,但一般人都会想当然的误认为自己患了痔疮而忽略进一步检查,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总以为,癌症是老了以后的事情,所以根本不当回事。就拿前段时间我科收治的一名年轻女患者来说,早在一年多前,她就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如厕时常常会发现擦过的手纸上沾有少量鲜红的血迹,但她羞于检查且误以为是上火的缘故,没有重视,连续几天清淡饮食后仍有这一现象,就自己诊断为痔疮了。都说“十人九痔”,以后出现这个情况,就自己到药店买些药回家自己治疗,症状倒是有点缓解,不过总是治不彻底。这一年来,情形总不见起色,后来还出现了间歇性的便血,排便变得困难,人也显得虚弱了不少。半个月前,医院就诊,做了肠镜检查,这才发现,原来一直在折磨她的并非痔疮,居然是直肠癌。
为何痔疮和肠癌这两种不同的病会混淆呢?她的病有可能早点发现吗?所以,我今天想说的话题就是:千万不要把便血轻易当成痔疮。
虽然,直肠癌与痔疮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仍有高达50%以上的病例在患病早期会被人们误以为(甚至误诊)痔疮而延误病情。这是因为,痔疮是肛门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症状与直肠癌初期很相似,即都会出现血便,而且是新鲜血滴入或喷入便池。在癌肿仅局限于直肠黏膜时,85%的患者中,便血是唯一的早期症状,这时,很多人往往主观认为自己得了痔疮,便自行到药店购买霜剂,或服点消炎药了事。当症状好转时,就又放松了警惕,使得直肠癌这一杀手没能早点现出原形。
那么,究竟啥样的便血是直肠癌?它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症状一: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是便意增多,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症状二:出现血便
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如果排出的是脓(黏)液血便,就要注意了。
症状三:疼痛、腹胀、食欲不振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伴有明显的肠鸣音,消瘦,乏力等等,腹部摸到包块。
症状四:便便变形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因此,上完厕所后自己要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
直肠癌的早筛也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简单的,对大众来说,其实只需要一些健康意识,就能避免一些悲剧。筛查方式有哪些?
1.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HNPCC(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无症状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作者:侯玲
简介:一名爱好摄影,旅游的90后女生。
专业审核:王颖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编:胡添翔
审核:护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