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痔疮 > 痔疮症状 > 华领体检又一例,以为是痔疮,没想到是
华领体检又一例,以为是痔疮,没想到是
38岁的常先生,家住湖北,3个月前,常先生突然出现了几次断断续续便血,他没当回事,因为自己本身就有痔疮。随后的单位体检中,常先生显示粪常规异常,医院诊断为“感染性肠炎”,药物治疗一段时间仍未好转。再看诊时又成了“混合痔”。
听医生的话,常先生继续治疗,直到前几天,常先生还出现了疼痛、大便次数多、排便不尽等症状,担心有问题,才到武汉就诊。
大便性状、习惯改变,暗红色粘液血便,都预示常先生情况不妙。果然,指诊中发现常先生有肠道息肉,还可能有恶变风险。
为了进一步确认问题所在,医生安排了肠镜检查,结果距离肛门4-10cm可见环2/3周火山口样病变——直肠癌。
类似的病例有很多,超过90%的直肠癌患者,首次出现便血都会当成痔疮,尤其是年轻人总以为癌症是老了以后的事情。
殊不知,在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跃升为第二位,30岁以下逐年攀升。50岁以下的占到70%,其中30岁以下的占到了27%,最小的直肠癌患者只有26岁。
肠癌与痔疮如何分清?
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病情已经不轻了,因为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警惕腺瘤性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粘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它分为好多种,有腺瘤性肠息肉、炎性肠息肉、增生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肠息肉等。
炎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肠癌关系不大,增生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稍大,腺瘤性肠息肉就是癌前病变!
腺瘤性肠息肉越大,恶变的可能也越大。数据显示,一个2公分以上的腺瘤性肠息肉癌变几率约为25-50%。一个1-2公分的腺瘤性肠息肉癌变几率为5%左右。所以,腺瘤性肠息肉仿佛埋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搞不清多少年后启动开关,开启“肿瘤模式”。
肠息肉为何会转变为大肠癌呢?
这受综合因素影响,可能与长期喜好油煎、烟熏、火烤等烹饪方式,抽烟,喝酒,反复腹泻、便秘,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同样可能是肠息肉的致病因素。
如果不去除,随着时间变化,%会癌变!
哪些人群应及时做肠镜筛查?
●40岁以上人群;
●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
●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的人群;
●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的人群;
●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的人群;
●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群;
●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提醒
千万不要把便血轻易当成痔疮!实际上,直肠癌与痔疮可能同时存在。如果出现持续性便血、腹泻、腹痛,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排便不尽感、尤其是消瘦和贫血,一定要引起重视,立即肠镜检查。
来源:武汉晚报、39健康网
往期回顾
体检异常≠病!但这些体检指标异常需警惕!早上出现这6个信号,是身体在警告,赶紧对照自查!癌症来临的前2年,身体向你发出过9个求救信号,你注意过吗?免责声明文章来源: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图片来源: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觉得好看,请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